首先我但愿这是个错觉!不知道从何起起,我感觉到企业人的思维越来越碎片化了,十几年前的毕业生可能会用理论框架和归纳来和你谈管理问题,而现在的企业工作人员更多的是眼睛盯着某个具体的点上,而且这些点是散乱的。我经常收到一些培训需求,但发现这些需求其实并不复杂,但当企业的培训管理人员把问题描述得如何如何特殊,行业又如何如何不同,要求又如何如何具体。我暂时找不出语言来描述这种思维,就暂时叫做“碎片化思维“吧。
碎片化思维第一个表现就是缺乏归纳能力。这种思维好象无所不在,在企业的开会,在营销培训中,在分析企业策略之中,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的人缺乏归纳能力,往往抓不住核心和要点。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和现在的学校受教育时接受太多的碎片化作业练习有关?现在的学习中,更加多的不是引导学员去主动思考,而是让学生记住一个定理后(不是去证明定理),作大量的练习,以便更加熟练而已。这也就剥夺了学生的归纳和思维能力,当工作后,他们更加多的是把领导描述的现象进行熟练的记录,然后不用脑子的转给其它人。比如领导说:我们的培训需要让销售人员了解这个行业,学会和客户沟通,还要会收款,会谈判,还要会促销等。这时,培训管理者就原话转给了培训公司,而培训公司就找了好多老师的提纲送去审核,就和猜媒一样,十个也找不到一个符合要求的。这就是在培训中的碎片化现象。其实如果归纳一下,无论什么行业,一个销售人员需要的基本培训就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心态,二是营销知识,三是行为与规范,四是销售技能。
碎片化第二个主要表现就是强调经验而不是专业。一个空姐需要掌握的语言和一个家电导购员在语言上的要求90%是共性的,所以当你要训练空姐的语言时,老师是不是开过开机,了解航空公司的盈利模式都不重要,甚至毫不相关。重要的是这个老师可能给各行业做过成功的礼仪和语言培训就好。一个长期给基层人员讲心态的老师,至于讲的什么行业也没有那么重要,他长期给手机讲如何导购,然后就说了解手机行业,这时你让他给手机业高层去讲手机业竞争策略,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碎片化思维本质是一种经验思维。也就是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学习知识,他们以为经验的堆积就是知识。
碎片化思维第三个重要表现就是散乱性,不知道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来把各项工作串起来。就知道一个点一个点的去解决问题,而且没有重点。 比如企业要求让销售经理掌握竞争对手的策略和分析方法,可是当你给他讲用什么样的理论分析方法来了解竞争对手时,他认为这个与他想要的没有关系。
碎片化第四个表现就是反智倾向,轻视理论。比如,在培训业最强调的就是所谓实战性,老师为了迎合客户,也强调自己大老粗式江湖出身的优势。一个著名物理学家讲过,如果你不能和酒吧女探讨物理,那说明你不是真正的物理学家。真正的管理和营销理论恰恰是实践的,容易懂的,而且能够让学习的人在规律中快速提升认知水平和执行力。如果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老板和员工有些反智倾向还可以理解,但现在大量的大学毕业的职业经理也有此观点,实在是中国企业的悲哀。
碎片化思维第五个表现就是相信小概念事件。 可能是看以少胜多的影片看多了,在西方的个人英雄故事中,虽然也放大小概念事件,但还是得符合人们的常理。比如最近的影片《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中, 即便是神以少对多也得靠神盾阵的基本训练才能成功。当战斗人员达到1:3时,这种取胜可能是不大的。但我们神剧太多,脱离实际。在企业管理中就是很多企业不思建立基本的人员素质提升和管理体系。就想来个奇思妙想,突然成功。就连我们认为最具创意的广告业,奥美公司创始人奥格威最强调的恰恰是市场调研。因为他是从盖洛普从事调研工作开始他的广告业生涯的。
欧州一研究人员指出,人类可能度过了智商最高期了。我们现在妙懂的事情可能我们的后代要花好长时间来理解。在企业界也一样,希望不要十年,二十年前创业的人妙懂的道理在未来的人需要花一生去理解。如果碎片化思维是一种趋势的话,那将是一种倒退。 |